在关税战的硝烟弥漫之际,特朗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险局面,美国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抗议声音,支持者们开始对他的政策产生动摇,部分人甚至开始蓄意挑战他掌握的关税权力,显得局势愈发紧张。
在7月的最后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颇具争议的行政命令,以此掀起了新的全球关税大战。根据这一命令,美国决定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对等关税,其税率的幅度从最低的10%到最高的41%不等。此外,那些未被列入具体清单的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着美国加征10%的基准关税政策。这些关税措施定于8月1号正式生效。紧接着,在8月5号,特朗普再次出手,宣布将对美国境内进口药品实施关税,计划采取一个逐步递增的方式,最终导致关税高达250%。这一动作引发了广泛的疑虑,关税的权力本应由国会内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现在却被特朗普这个总统看似轻易地剥夺了?而且,通常情况下,增加关税需要经过一系列听证会程序,可他却选择了直接签署文件,这一举动被认为是极为审慎且草率的。
同样是在7月的最后一天,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也展开了关于特朗普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的讨论。这场辩论的规模和影响都十分广泛,11名法官当中,竟有10名对特朗普的做法表示怀疑,认为作为总统的他并不具备随意发动关税战争的权力,而只有1位法官认为特朗普的措施是合法的。此案的争论不仅关乎美国本身,更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关税的合法性问题随之成为各方热议的话题。
辩论中最激烈的部分在于,特朗普所依据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支持者认为,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下,总统拥有监管国际贸易和发动制裁的权力。然而,反对者则指出,宪法明确规定,税收权力应属于国会,因此自该法出台以来,从未有前任总统引用该法进行关税战,特朗普无疑是第一个试图用已近乎“冻结”的法律来突破常规的人。为了映衬自己的决策,他提前宣布美国进入了所谓的紧急状态,以便符合这一法律的要求。
争议继续加剧,法官们提出了更多质疑,并责问为何普通的贸易逆差问题能够构成“国家紧急状态”的理由。还有法官提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中根本没有对“关税”这一词汇的任何规定。
一连串的法律争议使特朗普政府成为诉讼的常客,目前已有数十起与关税相关的案件接连发酵。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受到起诉,经过审理后,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认定其行为违宪。面对这样的判决,特朗普选择上诉,案件再次送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这个过程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解决,而最终的裁定有可能会在联邦最高法院落锤。最高法院的九位法官中,有六位持保守派观点,这无疑让特朗普的处境更加复杂和微妙。
因此,特朗普陷入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境地,这不仅是法律上的争斗,更是对他总统权力和关税控制权的深刻拷问。这一系列事件的波及效应,让我们不禁思考:接下来的局势将如何发展?欢迎大家积极评论、点赞和分享,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