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防务简报丨意大利陆军接收首辆“公羊”C-2主战坦克
2025-08-26IP属地 湖北2


目录


防务资讯

战略法令

防务报告

军事影像



防务资讯


1.俄罗斯升级“短号”系统使其具备发射“布拉特”导弹的能力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近期发布信息称,其已完成对“短号”导弹武器系统的升级工作,升级后的“短号”导弹武器系统具备发射9M134“布拉特”导弹的能力。相比过去“短号”导弹武器系统使用的9M123系列导弹,9M134导弹尺寸更小,因此,可以在一个发射单元中实现携带4枚导弹的能力,而在过去使用9M123系列导弹时,一个发射单元只能携带1枚导弹。据悉,9M134导弹是一种小型多用途反坦克导弹,也是“短号”系列反坦克导弹家族中的一员,主要用于打击各类轻型坦克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打击简易工事、低空慢速飞行的飞行器等目标,其弹径82毫米,(筒)弹长0.831米,(筒)弹重6.5千克,最大射程3.5公里,应用拥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激光驾束制导体制,且装有一个串联破甲战斗部,可有效击穿带有爆炸反应装甲的25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


图片


2.印度计划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

日前,印度方面宣布,其将研制新一代主战坦克,以抗衡巴基斯坦陆军装备的“海德尔”主战坦克。据悉,印度这款新型主战坦克被称为“阿琼”MK3,该坦克的乘员为3人,配备有一门130毫米滑膛炮、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一座安装了12.7毫米机枪的遥控武器站、一门60毫米迫击炮、四枚“英雄-120”巡飞弹等在内的武器,同时,配备了完善的火控和车电系统,并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此外,“阿琼”MK3主战坦克还搭载有一台1630马力的MTU MB 883 Ka-501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65公里/小时。根据印度陆军的计划,“阿琼”MK3主战坦克将在2030年投入使用。


图片


3.土耳其展示首款陆基高超声速导弹

在近期于伊斯坦布尔举行的2025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军警防务展览会上,土耳其火箭工贸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开发的土耳其首款陆基高超声速导弹“台风”Block-4。“台风”Block-4是“台风”系列导弹的最新型号,该导弹为使用“火箭助推-滑翔”技术的陆基高超声速弹道导弹,其弹头部分采用双锥体设计。在具体性能上,“台风”Block-4高超声速导弹弹长10米,弹径938毫米,弹重7.2吨,装备有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5马赫以上,最大射程800公里,并应用复合制导体制,对目标的命中精度(CEP)小于5米。“台风”Block-4高超声速导弹搭载有一个多效能战斗部,也可根据需要换装其他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如:反跑道子母战斗部等,该导弹主要用于打击多种不同类型的陆上/海上固定目标,包括:防空导弹发射装置、指挥所、机库、跑道等。


图片


4.意大利陆军接收首辆“公羊”C-2主战坦克

2025 年 7 月 18 日,意大利陆军接装了首辆由依维柯-奥托·梅莱拉集团生产的“公羊”C-2主战坦克。“公羊”C-2主战坦克是“公羊”主战坦克的最新改进型,安装了包括新型火控系统、新型电台、新一代全电炮控系统、新型1500马力发动机、新型双销履带系统等在内的装备,综合作战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根据意大利陆军的计划,“公羊”C-2主战坦克将配属给驻扎在意大利东北部波代诺内的第132“公羊”装甲旅其中的第32和第132坦克团。


图片


5.土耳其再次订购一架“可汗”战斗机原型机

2025年7月16日,土耳其政府再次向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订购了一架“可汗”战斗机的原型机,据悉,这已经是土耳其方面订购的第六架“可汗”战斗机的原型机。“可汗”战斗机是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自主设计生产的第五代双座单发多用途战斗机,该机具备隐身能力,装备有有源相控阵雷达等在内的先进航电系统,并可携带多种不同型号的空空/空面弹药,能够执行制空、对陆/对海打击等任务。


图片



战略法令


1.法国国防部发布《北极地区防御战略》

2025年7月15日,据法国《海军新闻》(Naval News)报道,法国国防部于近日发布了其首份关于强化北极地区防御态势的发展蓝图——《北极地区防御战略》(Arctic Defense Strategy)。

文件指出,北极地区因气候变化、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因素而日益凸显其战略价值。气候变化不仅开辟了新的航运路线和资源开发机遇,也带来了环境与安全方面的挑战。俄乌冲突后,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八个北极国家中有七个是成员国,这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战略竞争态势。此外,北极地区还为武装部队提供了绝佳的多域行动支点(陆地、海洋和太空)、战略监视前沿和极端环境训练场。

在此背景下,《北极地区防御战略》围绕三个核心目标构建:

(1)携手盟友和伙伴,共同确保北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保障法国和欧洲在北极公共空间的商业与军事行动自由。

(3)开发适应北极地区条件的军事装备,确保在该地区的行动与作战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北极地区防御战略》提出了三个互补的支柱,具体分为七个工作方向

支柱一:战略定位

加强法国在北极治理机构和政治/军事对话中的存在。

(1)积极参与北极论坛,提高法国武装部队在北极地区的活动频次,以此提升法国在该地区存在的可见性与合理性。

(2)推动国家层面的全局协调,加强政府各部门间的沟通,确保立场一致并产生协同效应。

(3)强化对北极环境和情报数据的收集,深入了解北极战区,从而有针对性地向该地区部署兵力。

支柱二:合作共进

与北极国家发展双边和多边伙伴关系,特别是在北约和欧盟框架内。

(1)与北极地区的主要利益攸关方和法国私营实体合作,促进信息交流、后勤支持与经验分享。

(2)通过依托北约机制和渠道(如联合演习、能力与行动协同等)以及支持北约的北极利益诉求,增强法国与北约盟友的互操作性;法国还应在欧盟内部挖掘协同潜力,特别是牢牢把握欧盟2021年北极政策与法国北极防务重点相契合的契机。

支柱三:能力提升

增强法国武装部队在北极地区的感知、监视和行动能力。

(1)设计并开发适应北极极端条件的装备,或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同时确保成本效益。

(2)投资北极太空领域,开发适应高纬度的卫星和地面中继站,加强对敏感外国设施的监视。

鉴于预算与物资方面存在限制,法国旨在以可持续、必要且合理的投入,维持在北极地区的行动自由与影响力。其战略推进秉持循序渐进、理性务实的原则,充分考虑当下预算和产业层面的制约因素,确保战略实施既符合现实条件,又能稳步达成目标。



防务报告


1.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发布《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比较中美两国在太平洋的陆军实力需要考虑具体背景》

2025年7月22日,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发布了一篇题为《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比较中美两国在太平洋的陆军实力需要考虑具体背景》的报告。报告指出,随着解放军陆军力量不断地发展壮大,美陆军已逐渐将其视为太平洋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威胁,并试图对解放军陆军有更多的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特定的装备种类和数量。本报告即是美陆军此类工作的产物。报告可分为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分别对解放军陆军和美陆军的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报告第一部分比较了解放军陆军和美陆军对于陆战力量的定义,两军都认为陆战力量可用于威慑敌方和战胜对手,并且都强调陆军在边境联合作战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的是,美陆军更关注对外的力量投射,而解放军陆军更关注国土和周边地区的防御。

报告第二部分比较了两军在盟友和伙伴关系构建方面的特点。解放军陆军主要通过演习与他国军队建立联系,而美陆军则会通过更多手段,构建更深入的关系,例如演习、轮换驻军和保持前沿军事存在。

报告第三部分比较了两军的战争概念。美陆军已将其重点从反叛乱作战转向大规模高强度作战,并关注战场介入和新兴技术应对。解放军陆军的重点则从内部防御转向区域投射和战略机动。

报告第四部分比较了两军的现代化工作,双方采用了不同的现代化策略并将重点聚焦于不同的现代化项目。

报告第五部分比较了两军在训练方面的异同。美陆军建立了联合太平洋多国战备中心,以提供印太地区的训练环境,而解放军陆军也在多个地区发展和改造训练中心,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总的来说,相比以往那些只关注装备数据的分析报告,本报告更为细致地分析了解放军陆军和美陆军在多个方面的异同点,更为直观地展现了两军不同侧重和发展,为美陆军了解解放军陆军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参考资料。


2.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发布《印太要塞:北澳在美澳联盟中的角色》

2025年7月23日,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布一篇题为《印太要塞:北澳在美澳联盟中的角色》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澳大利亚要继续充当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门户,就必须将其打造为一个军事要塞,成为美国盟军在印太地区南侧防线的核心支点。尤其是澳大利亚北部,其战略位置极其关键,位于印太地区的十字路口。北澳的地理条件和基地基础设施不仅能提升战时作战效能,还可发挥其他作用。例如,北澳可以在和平时期可以作为友军训练和试验的场所,在战时作为部队出动的基地以及后勤保障枢纽。为将澳大利亚转型为印太战略要塞,报告提出以下举措:



军事影像


1.以色列成功测试改进型“铁穹”防空反导武器系统


2.RBS-70 NG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