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岁月不饶人”,但你是否想过,身体里的每一个器官,其实都在以不同的速度变老?心脏可能比肺年轻五岁,大脑或许已经比实际年龄老了十岁。这种“器官衰老不同步”的现象,正在被一项大规模研究精准捕捉——通过一管血液,科学家不仅能估算出每个器官的“生物学年龄”,还能预测未来患重大疾病甚至死亡的风险。
近日,斯坦福大学一项发表于《自然·衰老》(Nature Aging)的重磅研究,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近4.5万名中老年人的血浆蛋白质组数据,构建了涵盖11个主要器官的“器官年龄”模型。这项研究揭示:血液中来自特定器官的蛋白质,可以像“分子信使”一样,反映该器官的真实健康状态,其预测价值远超传统体检指标。
研究团队分析了近3,000种血浆蛋白,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为每个人的大脑、心脏、肺、肾脏、肝脏、免疫系统等11个器官分别计算出一个“生物学年龄”。这个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被称为“年龄差”——正值表示器官“显老”,负值则意味着“逆龄生长”。
结果令人震撼:这些器官的衰老进程几乎互不干扰。一个人可能拥有年轻的脑和免疫系统,却伴随着老化的肾脏和动脉。这种“衰老异质性”说明,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我今年50岁”来定义身体状态,而应关注每个器官的独立健康轨迹。
更关键的是,这些“器官年龄”并非纸上谈兵,而是与未来疾病风险高度相关。研究发现:
这提示我们:即使天生携带高风险基因,仍有可能通过生活方式或其他干预手段,让大脑保持“年轻态”。
器官年龄评估可预测未来与年龄相关的疾病
不仅如此,研究还揭示了“多器官衰老累积”对寿命的深远影响。当一个人拥有2到4个“老化器官”时,未来17年内的死亡风险翻倍(风险比2.3倍);若老化器官达到5至7个,风险升至4.5倍;而一旦超过8个器官“同步衰老”,死亡风险飙升至8.3倍!
但也有好消息:拥有“年轻大脑”或“年轻免疫系统”的人,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0%和42%;若两者兼备,风险更是下降56%。这表明,大脑和免疫系统的健康,可能是通往长寿的关键门户。
研究还发现,这些器官年龄并非一成不变。它们会受到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状况和药物使用的影响。例如,吸烟、缺乏运动、低收入水平与多个器官加速老化相关;而某些降压药、降脂药甚至抗抑郁药,则可能延缓特定器官的衰老进程。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不止于预测疾病。它标志着我们正从“整体生物年龄”的粗略估算,迈向精准器官健康管理的新时代。过去,我们依赖血压、血糖、胆固醇等通用指标评估健康;如今,通过血浆蛋白这一“分子窗口”,医生或许能提前多年发现某个器官的“亚临床老化”,从而进行个性化干预。
当然,研究者也强调:目前的技术尚处于科研阶段,不能替代临床诊断。但未来,这类“器官年龄检测”有望成为体检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识别“最脆弱的器官”,并制定针对性的抗衰老策略——比如通过饮食、运动、药物或新兴的抗衰疗法,重点“保养”大脑或免疫系统。
正如研究负责人所言:“衰老不是单一过程,而是一场发生在全身多个器官的‘交响曲’。我们无法阻止时间流逝,但或许可以学会调整每个‘乐器’的节奏,让生命之曲奏得更久、更美。”
这项研究再次提醒我们:真正的健康,不在于活得更久,而在于让每一个器官都尽可能长久地保持年轻与活力。
Oh, H.SH., Le Guen, Y., Rappoport, N. et al. Plasma proteomics links brain and immune system aging with healthspan and longevity. Nat Med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