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的地铁上,不管什么时候,几乎人人在玩手机。我有时喜欢东看西看,观察大家刷些什么东西,偶尔招来警惕的白眼,有可能把我当小偷了。我发现男女看的东西不完全一样,女人尤其喜欢刷购物网站、穿搭视频,而男生玩手游的居多。女人刷购物、服饰、化妆内容,不一定次次都买,似乎是女性独有的休闲和游戏方式,和男性玩电子游戏差不多的性质。
人类都需要休闲,没有休闲需求的肯定不是人类。有人说,机器人与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TA们不需要休闲。说实话,仔细想过这个问题:机器人到底需不需要休闲娱乐呢?
在很多科幻片中,出现过专门供机器人光顾的“酒吧”,里面的顾客、酒保和招待全部是机器人,人类很少会出现在那里。当然,机器人在“酒吧”中可能不是喝酒,而可能在“喝”别的东西。
在《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的短片《三个机器人》中,三个机器人探索人类灭绝后的地区,在一家废弃酒吧模仿人喝酒,嘲笑人类的可笑行为。而在另一部短片《齐马的作品》中有个“金属酒吧”,机器人聚在那里,以充能形式“饮酒”。总之,无论是加润滑油、充电、下载补丁,还是干什么别的事情,机器人在“酒吧”中聚在一起,进行互动、休闲和社交。
如此“酒吧”可能吗?人去酒吧休闲,常因为累,包括“身累”和“心累”,需要放松,需要找乐子。机器人也有“身体”,连续工作久了,可能出现零件疲劳、磨损、卡顿甚至执行不了指令,但起码现在无法“感觉”到身体的“累”。至于“心累”,机器人就更感受不了,不会因为劳动繁重而“感觉”痛苦。
也许有一天AI真的产生意识,机器人能够感到“身心疲惫”,但TA为什么不直接关机而要去“酒吧”呢?人在酒吧喝酒能获得轻松快乐,其中既有酒精的作用,也有社交的功效,机器人能感受到喝酒与社交的快乐吗?喝酒的快乐是感官上的,机器人没有人类的肉体,体验不到此种快乐的。而机器人可以联网,不需要面对面的社交来交换信息,即使能感受到与同类互动的快乐,也绝不同于人与人交往的快乐。从本质上说,娱乐都是娱乐人的感官,娱乐人的身体。所谓精神上的娱乐,归根结底是身体分泌某些物质或者促动某些大脑奖励机制的结果。
上述分析说明:人类的休闲娱乐活动,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喝酒就并非完全快乐的活动,而是喝着开心、喝完头疼,属于“痛并快乐着”的自找苦吃。因此,休闲既与新科技发展有关,也与复杂人性有关。
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休闲活动。在现实中,已经出现机器人酒吧,不过不是机器人喝酒,而是由机器人做酒保和招待,而人类是顾客。拉斯维加斯就有家这样的有名酒吧。AI时代的休闲会如何发展,AI会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