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成

   日期:2025-09-18     作者:knpg5       评论:0    移动:http://chinazwhb.kub2b.com/mobile/news/687.html
核心提示:《开封日报》2014年5月13日发表的文章说,1954年秋,由于省会搬迁,近万名公务人员、社会名流、专业人士等随之迁郑,为郑州注入

《开封日报》2014年5月13日发表的文章说,1954年秋,由于省会搬迁,近万名公务人员、社会名流、专业人士等随之迁郑,为郑州注入了活力。这么多人来郑州,势必给郑州市的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让人好奇的是,为什么郑州市的各小学都以道路命名?

□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文 邱琦 沈翔/图

【回望】

郑州小学迎来大批转学生

提起郑州市的小学,每个人都会想到河南省实验小学、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一小、纬一路小学等,在家长眼里,这些学校是高大上的象征。

朱震东就是1955年在纬五路一小上的一年级,他是这所学校建校第二年招的学生,当时校园并没有现在开阔。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所学校建于1954年,而朱震东去上一年级时,学校一到六年级都有学生了。

“这些学生都是跟着省会迁郑,从开封转来的。”朱震东说。

这一点在时任郑州市副市长的王均智那儿得到了印证。据他讲,省会迁郑,除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外,还有一些商界人士、技术人员、后勤人员及部分家属都跟随了过来。

“当时,省直机关普通干部家的学生都在纬五路一小,领导干部的孩子则是在河南省实验小学。”朱震东说。

朱震东所说的河南省实验小学并非现在的河南省实验小学。纬五路上河南教育学院的校址,1955年时曾是一所从开封迁来的学校,后来改名为河南省实验小学。再后来,学校又改名为纬五路中学,后因学校整合,该校并入了河南省实验中学。

【速度】

一年完成13所小学新建改扩建

其实,在省会迁郑以前,郑州市已经有不少小学。据郑州市教育志记载,到1950年秋,郑州市区小学已发展到62所。

尽管学校不少,但根据当时省直建筑委员会为省直机关在郑州市划定的建设区域:燕庄以西、京汉铁路以东、金水河以北、现在的黄河路以南,这个区域也就是后来被人称作的“行政区”里,却没有什么小学。

1954年6月28日,郑州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此后,文教部门负责在行政区新建学校、电影院,并适当增加学校学位。

金水区教育志也提到,1954年省府迁郑,省委、省政府领导机关在此设立,科研和教育单位相继迁此,迅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于行政区里的小学,朱震东再熟悉不过了:纬五路二小是省卫生厅、省水利厅等几个省直机关单位办的学校,纬三路小学曾是省军区的学校,后来转交给了地方,纬一路小学的校址曾是一个教师进修学校,后来成了纬五路一小南校园,纬五路一小本校则是北校园。

“纬一路小学的学生就是从纬五路一小迁过去的。”朱震东说,他就是迁去的学生之一,直到1959年下半年,两所学校彻底分开,就变成了现在的纬五路一小和纬一路小学。

1954年,郑州市区完成了13所小学新建改扩建。

1955年11月,根据中央教育部指示,郑州市区各小学名称改为按区、街名字命名,郊区以乡镇名字命名。当时,胜岗小学改名为黄河路一小,孟寨小学改名为南阳路一小,河南省立十二小改名为杜岭一小等。至此,杂乱无章的学校命名画上了句号。

【西进】

市府西移“盘活”西郊学校

大家都知道,郑州解放后,郑州市政府设在管城街办公。1954年秋,郑州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确定郑州市政府西迁。这不仅为西郊带来了发展,更为西郊的教育带来了动力。

中原区教育志记载,“1953年,辖区企事业单位创办小学出现了高潮。1956年,由于辖区工业兴起,辖区小学发展到17所,教学班199个,在校生7393人。”

资料显示,1953年,郑州纺织机械厂子弟小学、郑州铁路局第四子弟小学创办;1954年,郑州国棉一厂子弟小学创办;1955年,郑州市铁路局新创办第四、第五子弟小学……

“互助路小学就是1957年建成的。”曾在中原区教育界工作多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当时,郑州市政府附近只有百花路小学(现百花艺术小学),学校规模比较小,满足不了上学需求,互助路小学就因此诞生。后来,再加上河南省电业局、解放军测绘学院、煤矿设计院等的迁入,1964年,中原区伊河路小学应运而生。

1957年,管城区新建了二里岗大道小学(现管城区外国语小学),便于城东南部市民子女及就近农村农民子弟入学。1955年,二七区的小学也达到了15所。

【布局】

郑州小学呈放射状发展

如今,随着郑州城市框架拉大,学校也逐步增多。企业办子弟学校虽然在一定时期解决了子女上学问题,为政府减轻了负担,然而,由于“负重前行”,到了1998年,郑州市企业办子弟学校陷入困境。1999年至2001年,郑州市34所企事业中小学先后移交政府管理。

此后,省会的吸引力使郑州人口激增,建校速度远远赶不上学生增长速度,市区开始出现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难、超大班额。2004年,郑州市开始新建、改扩建22所中小学,2005年,铁路上的学校也并入地方学校进行招生,学校也随之改名,郑州铁路职工子弟第八小学更名为陇西南校,铁十一小更名为淮河东路小学,铁九小更名为陇海中路小学,铁十小更名为二七区实验小学,这些学校刚开门招生就受到家长青睐。2006年,22所中小学全部招生。

至此,郑州市内各区学校已基本完成布局。然而,适龄儿童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虽然每年也都要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各个小学仍然喊“撑”。

史记

名校的前世

河南省实验小学:建于1960年,原名郑州市二七区纬二路小学,曾先后易名为河南省第二实验小学、郑州市纬二路小学,直至1979年,定名为河南省实验小学。

纬五路一小:建于1954年。

文化路一小:建于1956年。

伊河路小学:建于1964年,1965年建成南教学楼一幢,开始招生。

互助路小学:建于1957年9月,1960年曾被郑州市定为重点小学。

纬一路小学的升旗仪式

(原标题:小学大成)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