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减重认知误区!科学用药与健康减重蓝皮书发布

   日期:2025-08-07    作者:az3gn 移动:http://chinazwhb.kub2b.com/mobile/quote/41.html

8月1日,《中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学用药》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以剖析公众认知与行为现状,助力推动健康减重理念普及与规范用药落地。

图片

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该蓝皮书以2076份覆盖全国七大区域、各线城市及全年龄段的精准调研数据为基石,系统呈现我国公众健康减重认知与科学用药现状,兼具实证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整体而言,蓝皮书可总结出十大亮点,包括“‘伪科普’知识盛行,专业知识急需破圈”“公众对减重药物态度复杂,谨慎观望者居多”“药物减重滥用现场普遍,急需强化合理用药意识”等。

“研究显示,若不采取紧急措施,2050年全球50%成年人、1/3儿童青少年将超重/肥胖,目前肥胖已成为中国第六大致死致残危险因素,既是独立慢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等200余种疾病的‘上游诱因’。”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王方教授表示。

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房中则教授表示,肥胖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素质、加重医疗体系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它绝非个体困境,而是牵涉疾病预防、医疗保障、生产力维护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议题。应对此挑战,需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个人负责”的综合防控体系。

然而,当前公众对肥胖及减重药物的认知仍存在诸多误区,部分人不认为肥胖是疾病,很多人将减肥药物视为“捷径”,期待“躺着就能瘦”,而忽视了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网红经济推动“瘦即美”观念的形成,短视频、微商等渠道充斥虚假减肥广告,权威信息覆盖不足,加剧公众认知混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教授陆迪菲认为,减重药物的使用是医学进步的重要工具,但公众对其存在诸多误解:或盲目排斥,或滥用成瘾。蓝皮书的核心使命之一就是让公众正确认知减重药物,合理用药。我们必须强调:减重药物的使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基于严格评估处方,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药物,规避风险,才能真正实现“健康减重”。

科学减重能带来多维度的健康获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张宇清举例道,比如减重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减少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控制血糖,实现血糖缓解,甚至逆转糖尿病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调节功能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另外,减重也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脂异常减少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含量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减重并非单一学科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内分泌科、营养科、运动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等多领域的协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教授张能维表示,肥胖诊疗是系统工程,多学科协作 (MDT) 模式是国际公认的科学路径,需要营养、运动医学、内分泌、心理、外科、药学等多学科共同参与。科学减重需要个体化方案,背后是专业团队的精准评估与全程管理。合理用药是其中重要一环,蓝皮书强调这一点至关重要。

此次发布会,多位专家从不同领域出发,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共识,为科学减重合理用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向。科学减重合理用药是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持续探索、共同努力。未来在各方的协同合作下,将更好地引导公众科学减重、合理用药,为全民健康贡献更大的力量。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