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企业  行业  选择  page  可以  怎么  服务  搜索引擎  上海 

周报 | 韩国将在8年内投资6454亿韩元发展量子计算机与量子互联网技术;悉尼大学等演示基于毫开尔文CMOS芯片的自旋量子比特…

   日期:2025-07-30     移动:http://mob.kub2b.com/quote/722.html
图片
图片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Diraq等演示基于毫开尔文CMOS芯片的自旋量子比特控制

图片

本研究对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型电子自旋量子比特进行了基准测试,这些量子比特由异质集成的低温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ryo-CMOS)电路控制,其功率密度足够低以实现规模化。实验证明,低温CMOS能高效执行自旋量子比特的通用逻辑操作,且毫开尔文温控对单/双量子比特门性能影响微弱。鉴于该亚开尔文CMOS平台的复杂性(约含10万个晶体管),这些结果为基于自旋量子比特与小芯片式控制架构紧密集成的可扩展控制方案开辟了前景。研究成果于625发表于《Nature》(自然)。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157-x


韩国政府将在8年内投资6454亿韩元用于量子计算机与量子互联网技术发展

图片

626日,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召开第五届国家研究与开发(R&D)项目评估总务委员会,最终确定了量子科学与技术旗舰项目的适宜性审查结果。该项目将在2032年之前的8年内投资6454亿韩元开发核心量子技术重点包括研制具备1000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处理器并实现运行纠错技术,以及构建100公里级量子互联网。该项目原申请预算超7000亿韩元,经可行性调整后最终获批额度略有缩减。同期获批的还有8146亿韩元氢还原炼钢示范项目等7个国家级研发计划,涉及半导体、数字媒体、灾害管理等领域。韩国政府表示,这些项目将推动新兴产业培育与碳中和转型,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

来源:

https://www.businesskorea.co.kr/news/articleView.html?idxno=245599


图片

欧盟ELENA项目建成欧洲首个LNOI光子芯片全产业链,推动量子通信与光电集成技术发展

图片

6月23日,欧盟ELENA项目历时42个月,成功构建欧洲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的绝缘体上铌酸锂(LNOI)光子集成技术平台。项目突破关键瓶颈,实现LNOI晶圆欧洲本土商业化供应,并成立开放代工厂CCRAFT,可量产150mm光学级薄膜铌酸锂(TFLN)光子芯片。TFLN凭借其优异电光/非线性光学特性,支持高速低功耗光通信与量子系统微型化集成。项目验证了四类应用原型:量子、电信、航天及传感。10家机构联合开发的工艺设计套件(PDK)为产业化奠定基础,预计年产能将达百万级。此举强化了欧盟在光电半导体供应链的战略自主权,尤其面向AI、数据中心等高性能光电芯片需求。

来源:

https://www.project-elena.eu/breakthrough-for-european-photonics-manufacturing/


韩国将量子随机数生成器和AI半导体设计确定为国家战略技术

图片

624日,Chosun Biz报道韩国科技信息通信部根据《国家战略技术特别法》,正式将量子随机数生成器(QRNG自动驾驶AI芯片设计列为国家战略技术。EYL公司开发的量子随机数生成技术基于量子物理过程实现真随机性,可提升量子加密通信安全性;Boss半导体研发的低功耗AI芯片则专注于L4/L5级自动驾驶的实时数据处理。入选企业将获得政策融资优惠、兵役豁免等支持。这是韩国首次在量子与先进移动出行领域认证国家战略技术,旨在强化量子安全通信和未来移动出行系统的全球竞争力。此次仅2项技术从17个候选技术中脱颖而出,反映韩国在量子与AI关键领域的精准布局。

来源:

https://biz.chosun.com/en/en-science/2025/06/24/HW5DA76ECZDAHA4T6YPCPUOSEY/


印度首座量子计算谷将于2026年在阿马拉瓦蒂建成

图片

625日,据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IT、电子与通信部秘书K. Bhaskar宣布,印度首个量子计算谷将于20261月在安得拉邦阿马拉瓦蒂落成。该项目将面向全国高校、医疗、制药、农业科技等领域开放量子计算服务,预计创造数十万就业岗位,并推动初创企业孵化。政府正与塔塔创新中心合作开展人才培训计划。该中心与印度国家量子任务目标协同,重点提升生产力和技术产业化。IBM计划2029年前在阿马拉瓦蒂部署容错量子计算机Quantum StarlingLTIMindtree等企业将合作开发量子AI在金融、供应链等场景的解决方案。

来源:

https://www.thehindu.com/news/national/andhra-pradesh/amaravati-to-host-indias-first-quantum-computing-valley/article69735727.ece


图片

ATON推出抗量子攻击认证方案QuantumSafeOTP,采用NIST后量子密码标准

图片

623日,韩国金融科技安全公司ATON正式发布下一代OTP认证解决方案QuantumSafeOTP,以应对量子计算机威胁。该产品基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PQC标准算法ML-KEM开发,通过端到端加密保护公共网络数据传输,可抵御量子计算攻击。其核心特性包括:采用量子随机数生成器生成OTP,集成白盒密码安全介质技术(支持物理访问阻断),并支持PIN、生物识别等多种认证方式。该方案支持单设备多用户管理,且不受漫游或USIM更换影响。ATON计划将其应用场景从金融领域扩展至政府机构及公共事业部门

来源:

https://biz.chosun.com/en/en-it/2025/06/23/GAMG2GUE6VC5VNM7C63TZVNUYQ/


Xanadu在加拿大投运千万美元级量子光子封装产线,强化本土供应链

图片

623日,加拿大量子计算公司Xanadu宣布在多伦多投运价值1000万美元的先进光子封装产线,这是加拿大首个专注于超低损耗量子元件制造的端到端设施。该产线集成定制化工具与专有工艺,具备光子集成电路(PIC)超低损耗耦合、量子级高精度对准及混合键合等能力,可支持研发至预生产全流程。除满足Xanadu自身硬件开发需求外,产线还将向高校、初创企业及产业界开放,推动加拿大成为全球量子技术创新枢纽。该项目获得联邦战略创新基金支持,旨在减少对国际封装供应商的依赖,完善涵盖芯片、低温、电子及控制系统的自主量子产业链。

来源:

https://www.xanadu.ai/press/xanadu-opens-10m-advanced-photonic-packaging-facility-in-ontario


欧洲首台EuroHPC量子计算机PIAST-Q在波兰正式启用

图片

623日,欧洲高性能计算联合体(EuroHPC JU)首台量子计算机PIAST-Q在波兰波兹南正式启用,标志着欧洲量子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进展。该设备采用激光囚禁离子技术,由奥地利AQT公司研制,具备20个物理量子比特,并具有高保真量子门、长相干时间及全连接量子比特架构等特性。PIAST-Q将与当地超级计算机ALTAIRPIAST-AI协同运行,支持量子优化、化学模拟及机器学习等混合计算任务。其采购部署仅用不到一年时间,较原计划提前数月完成设备总成本1228万欧元,预计年底向欧洲学术界和产业界开放使用。EuroHPC JU计划在欧洲部署8台不同技术路线的量子计算机,PIAST-Q是首台投入运营的系统,此举将强化欧洲在量子计算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来源:

https://eurohpc-ju.europa.eu/inauguration-piast-q-leap-european-quantum-computing-2025-06-23_en


全球首颗搭载后量子加密技术的卫星成功发射,构建太空网络安全新范式

图片

623日,SEALSQWISeSat合作研发的WISeSat 3卫星通过SpaceX猎鹰9号成功发射。该卫星首次在太空部署后量子密码学(PQC)技术,采用符合NIST标准的抗量子算法,可抵御未来量子计算机对传统加密的攻击。卫星同时集成SEALCOIN区块链平台,实现轨道级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支持太空至地面的安全代币交易与数字身份验证。其混合加密架构将PQC算法直接嵌入卫星硬件,实现密钥的安全生成与管理,为天地通信提供量子级防护。该卫星是WISeSat星座计划的一部分,旨在构建主权化的安全卫星服务体系。

来源: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5/06/23/3103896/0/en/WISeSat-Space-and-SEALSQ-Launch-New-Satellite-with-SpaceX-Enabling-the-First-Ever-DePIN-from-Space-and-Advancing-Quantum-Safe-Space-Communications.html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部署首台海外IBM Quantum System Two系统,与富岳超算协同运行

图片

623日,IBM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推出首台部署于美国境外的IBM Quantum System Two量子计算机,与日本超算富岳共置。该系统搭载IBM最新156量子比特Heron处理,其双量子比特门错误率低至1×10⁻³(平均3×10⁻³),量子电路运算速度达25CLOPS,较前代Eagle处理器性能提升10倍。通过高速网络与富岳深度融合,该平台支持量子-经典混合计算,已实现复杂分子(如铁硫化合物)电子结构的精准模拟。RIKEN计划借此开发低延迟混合算法,探索量子优势应用场景。

来源:

https://newsroom.ibm.com/2025-06-23-ibm-and-riken-unveil-first-ibm-quantum-system-two-outside-of-the-u-s


Quantum Art发布量子计算路线图:2027年实现量子优势,2033年达百万物理量子比特

图片

624日,量子计算公司Quantum Art公布技术路线图,计划2027年实现1000物理量子比特系统并达成量子优势,2033年构建百万物理量子比特的离子阱量子计算机。其核心技术基于多量子比特门、光学分段、动态核心重构及高密度二维架构,宣称运算速度与并行能力较现有方案提升百倍,系统体积缩小50倍。路线图分阶段实施:2025年推出50量子比特的QaaS平台;2027年发布含100逻辑量子比特的Perspective系统;2029年推出12000物理量子比特的二维架构处理器,2031年扩展至4万量子比特;最终2033年实现百万量子比特的Mosaic系统,支持全容错计算。公司称已实验室验证多量子比特门操作、可重构分段等关键技术,无需依赖光子链接或离子输运。

来源:

https://www.quantum-art.tech/resources/quantum-art-roadmap


Qunnect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加速室温量子网络产品商业化

图片

624日,量子网络公司Qunnect宣布完成1000万美元超额认购的A+轮融资,由空客风投领投,思科投资和Quantonation跟投。资金将用于加速其室温量子网络产品Carina套件的部署。该产品可在商用光纤上实现基于量子纠缠的通信,已应用于纽约和柏林的城市级测试网络。Qunnect的技术突破在于:1)采用标准机架式设计,兼容现有电信基础设施;2)实现室温运行,摆脱实验室环境限制;3)能高速产生/缓冲高品质纠缠光子对,为量子通信、分布式计算及传感提供基础。目前其客户已覆盖金融、电信、能源及国防领域。

来源:

https://www.qunnect.inc/press-release-2025-06-24


Quantum DiceAstute Group达成全球分销合作,推动DISC™ QRNG芯片应用

图片

625日,量子随机数生成(QRNG)技术公司Quantum Dice与全球电子分销商Astute Group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加速DISC™ QRNG芯片在航空航天、国防、政府及关键基础设施等高安全需求领域的应用。Quantum Dice的专利技术DISC™可实时验证熵源,提升硬件攻击防护能力,满足加密系统的实时安全监测需求。该芯片支持低功耗、紧凑型集成,适应极端环境(包括太空),适用于C4系统等国防安全场景。Astute Group将借助其全球渠道推动技术落地,助力客户构建可验证的量子安全加密体系。

来源:

https://www.astutegroup.com/news/general/astute-group-appointed-as-quantum-dice-european-distributor-for-qrng-chip-products/


IonQ与华盛顿大学首次实现无中微子双β衰变的量子模拟

图片

625日,IonQ宣布与华盛顿大学量子模拟实验室(IQuS)及美国能源部合作,首次在量子计算机上模拟了无中微子双β衰变过程。该实验利用IonQForte Enterprise离子阱量子系统(32个量子比特+4个纠错比特),通过2356个双量子比特门的定制化量子电路成功观测到轻子数破缺现象,时间分辨率达10^-24秒(幺秒级)。这一突破验证了量子计算机模拟标准模型外物理过程的能力,为揭示宇宙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新研究路径。

来源:

https://ionq.com/news/ionq-and-the-university-of-washington-simulate-process-linked-to-the

https://arxiv.org/abs/2506.05757


图片

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进行基于扭曲环面上广义环面码的量子纠错研究

图片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环论的解析方法,用于高效表征二维拓扑CSS码,从而在扭曲环面上实现具有更高编码率的广义环面码。通过Gröbner基方法,研究人员简化了稳定子测量综合征的解析,从而在扭曲周期性边界条件下仍能高效识别任意子激发及其几何周期性。由于这类编码的性质完全由任意子决定,本方法无需显式构建大规模奇偶校验矩阵即可直接计算逻辑维度。该框架提供了一种统一途径,既能发现新型量子纠错码,又能通过洛朗多项式环揭示其底层拓扑序可直接推广至双变量自行车码。这些成果凸显了拓扑序理论在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验码设计与理论解析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成果于623日发表于《PRX Quantum》(PRX量子)。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xquantum/abstract/10.1103/rmy6-9n89


西北工业大学等提出面向环面码的自注意力U-Net解码器

图片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环面码的自注意力U-Net量子解码器(SU-NetQD),其性能优于MWPM解码器,尤其在电路级噪声环境中表现突出。具体而言,使用SU-NetQD获得了比MWPM更低的逻辑错误率,并发现随着噪声偏置的增加,编码阈值呈现上升趋势。在极端偏置噪声环境下,获得了0.231的高阈值。低阶解码器与高阶解码器的结合是本解码器高精度的关键创新。通过迁移学习机制,该解码器可适应不同编码距离的情况。该解码器为量子噪声分析提供了实用工具,并推动了量子纠错码和量子计算的实用化进程。研究成果于623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xmp9-bh84


加拿大女王大学等研究波导中单量子比特与少光子Fock态脉冲强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模拟

图片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详细的量子理论,并模拟了开放波导-QED系统中少光子Fock态脉冲与二能级系统(TLS)的相互作用。研究还揭示了单光子与双光子激发的显著差异——后者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饱和效应特征。此外,研究团队证明了即使对于辐射衰减时间较长的脉冲(表明不能采用忽略有限TLS布居效应的弱激发近似),仍会发生显著的TLS布居动力学,并分析了布居特征、非线性特性及动力学行为随量子脉冲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于623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lp1b-yswm


东京大学与IBM研究量子处理器上大规模多体哈密顿量的Krylov对角化

图片

本研究使用超导量子处理器,通过Krylov量子对角化算法(经典对角化技术的量子类比),计算了多达56个格点的二维晶格上量子多体系统的本征能。研究团队在量子处理器上执行Trotter化幺正演化来构建多体希尔伯特空间的子空间,并在这些子空间内经典对角化多体相互作用哈密顿量。实验证明了对基态能量估计的指数收敛性,表明量子对角化算法有望在量子系统计算方法的基础层面补充其经典对应方法。研究成果于624日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9716-z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等提出最优几何局域量子码的近似线性解码器

图片

几何局域量子码(即纠错码嵌入空间且校验仅作用于固定空间距离内的量子比特)已引起广泛关注。最近研究表明,如何实现同时最大化编码维度、距离以及能量势垒的几何局域量子码。本研究聚焦于涉及细分的构造方法,证明其具有近似线性时间的解码器,该解码器通过结合外部优质qLDPC码的解码器与广义Union-Find解码器获得。这为最优的三维几何局域量子码提供了首个解码器方案。研究使用最小权重完美匹配解码器,证明了在码容量噪声模型下存在有限错误率阈值。此外,论证表明该阈值同样适用于基于广义Union-Find算法的解码器。研究成果于624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sxdx-qbcz


富士通等研究基于子空间的变分量子电路局域编译方法及其在大规模量子多体模拟中的应用

图片

本研究提出一种名为局域子空间变分量编译(LSVQC)的量子-经典混合算法,用于编译量子多体系统的时间演化算符。研究表明,在保持相同计算精度的前提下,与Trotter分解相比,LSVQC最高可实现量子多体动力学模拟电路深度95%的缩减。同时证明,相较于考虑整个希尔伯特空间的情况,子空间限制能大幅降低资源需求并提高精度。此外,研究评估了在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NISQ)或早期容错量子计算时代,采用LSVQC执行量子模拟所需的量子门数量。估算表明,LSVQC可容忍的物理量子门错误率可比Trotter分解高出约一个数量级。研究成果于624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kb94-tf7t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提出基于拓扑的量子计算机排序聚合方法

图片

HodgeRank是一种基于图论和离散外微积分的排序算法,可推广谷歌PageRank等方法,利用现实世界(通常不完整)的数据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该算法分析高维网络上的多部分交互,其计算复杂度随维度呈指数增长。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量子算法,能以与维度无关的复杂度近似求解HodgeRank问题。该算法从量子态中提取关键信息(如排序一致性),相比经典方法实现了超多项式加速。研究成果于624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m6nc-ypl7


加拿大1QBit滑铁卢大学提出基于拉格朗日对偶的绝热量子计算约束优化方法

图片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解决约束组合优化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拉格朗日对偶概念嵌入绝热量子计算框架。在基于电路模型的容错量子计算背景下,研究表明:与当前主流的二次无约束二进制优化(QUBO)重构方法相比,该方法实现了电路深度的二次方改进,并保持了与约束条件无关的电路宽度。研究详细分析了QUBO在约束优化中的局限性,证明所提方法通过将最优解编码至更简单问题哈密顿量的能量激发态,从而显著提高量子电路的资源效率。通过深入分析对偶间隙和互补松弛性等拉格朗日对偶概念与最优解采样成功率的关系,进一步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于625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53gd-237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研究退相干下环面码相干信息的精确计算

图片

环面码是拓扑纠错码的典型代表。存储在环面码中的两个逻辑量子比特能够抵抗局域退相干效应,只要错误率低于特定阈值,这些量子比特就能被可靠地恢复。近期研究将这种阈值行为视为一种内在的信息论相变,与解码协议无关。这些研究表明,基于Renyi(副本)近似计算的信息论度量在特定错误率处呈现尖锐转变。然而,目前尚未给出避免使用副本技巧的精确解析表达式,且信息论容量转变与随机键Ising模型(RBIM)的关联仅被间接建立。本文首次给出了退相干环面码相干信息的解析表达式,从而严格建立了基本错误阈值与RBIM临界性之间的联系。研究成果于625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hlfh-86yz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工艺大学等提出用于超导双量子比特门的三模可调耦合器

图片

构建可扩展、通用且高性能的量子处理器是一项艰巨挑战,其中实现快速、高性能、高保真度的双量子比特门尤为关键。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扩展量子处理器的基本单元,该单元由两个transmon量子比特和一个可调三模耦合器组成,能够实现ZZ相互作用的精确调控。实验演示了脉宽60 ns的原生CZ门,双量子比特门保真度超过98%(主要受限于量子比特相干时间)。数值模拟表明,通过优化门操作时间,保真度可提升至99.97%以上。研究成果于625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2h4m-mg2p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提出可扩展规范固定量子密度算符的理论与算法

图片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完全正定矩阵乘积密度算符表示的非平衡量子系统理论框架及算法。通过将矩阵乘积态的正交中心推广至包含经典混合关联,自然导出了矩阵乘积密度算符因子化表示。基于这一理论视角,研究在特定极限下简化算法,显著加速了规范形式主方程的动力学积分过程,实现了无需依赖优化方法即可快速模拟双体量子通道动力学。研究发现:由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损耗,非局域复相干关联会转化为全局非相干经典统计混合关联。研究成果于626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jxq6-k9ky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等提出退相干非阿贝尔拓扑序的稳定性与环路模型

图片

本研究构建了描述非阿贝尔拓扑序退相干过程的统计力学模型(此前该框架仅适用于阿贝尔稳定子码的错误阈值分析)。研究发现,退相干密度算符可表述为环路模型,通过最大错误率下的密度算符对角化,揭示了逻辑基态间的保真度与随机O(N)环路/自旋模型的关联,发现大量子维度的非阿贝尔任意子具有显著稳定性(源于其排斥有限深度弦算符的特性),而小维度体系可能呈现临界相。基于Kitaev量子双模型解析解与蜂窝模型非阿贝尔相的数值模拟,证实了该理论框架的普适性。此项工作揭示了非阿贝尔拓扑序对特定任意子最大增殖的潜在鲁棒性,为拓扑量子存储器的纠错研究提供了新范式。研究成果于626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fy9r-hpcw


图片

山西大学合肥国家实验室等研究铯蒸气四波混频过程中的轨道角动量守恒

图片

携带轨道角动量(OAM)的拉盖尔-高斯光束(LGBs)与原子体系的相互作用,已成为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这类光束在光学操控、信息处理、成像技术及通信系统中展现出重要价值。本研究利用两束近红外泵浦涡旋光束,通过双波长条件下的四波混频过程,对产生的蓝色涡旋光束进行精密观测,成功验证了OAM的转换规律,为轨道角动量守恒提供了确凿证据。该发现对空间光通信复用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望显著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研究成果于626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54c8-sb6l


图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量子自旋浴的高斯-非高斯转变

图片

非高斯涨落是量子系统的基本特性之一。然而,由于必须从整个系统的复杂动力学中分离出特定阶次的关联,非高斯涨落的直接实验检测尚未实现。本研究利用近期发展的量子非线性光谱技术,测量了金刚石氮空位中心周围13C 核自旋的二阶和四阶关联。通过调节探测窗口和光谱分辨率,观测到了多自旋系统从高斯到非高斯的转变。研究发现,四阶关联提供了一个指纹信号,可用于识别具有相同进动频率的单个自旋,表明高斯性可能成为量子传感的潜在量子资源。该结果为研究非平衡量子多体动力学和纳米尺度量子材料提供了新视角。研究成果于623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4fdk-dblq


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研究基于射频SQUID的行波参量放大器

图片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射频超导量子干涉器件(rf-SQUID)的约瑟夫森行波参量放大器,其在3.58.5 GHz频段内实现平均20 dB的功率增益,同时保持-84 dBm的平均饱和功率。通过降低信号频段的色散曲率并抑制有害的混频过程,实现了这一宽带宽特性。该器件包含2393rf-SQUID,其非线性元件数量与已有报道相当,但饱和功率提高了十倍,表明rf-SQUID在器件长度与饱和功率的权衡中更具优势。利用宽带表征技术,测得该放大器在量子极限之上的超额噪声为0.81.5个光子。此外,研究通过信噪比提升验证了优化TWPA调谐以最小化系统总噪声的实用方法,并证明其最佳工作点并不对应于最大增益。研究成果于624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1qk4-fzkq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提出基于共振量子隧穿效应的等离激元生物传感器

图片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量子隧穿结内嵌光源的等离激元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光学共振型双周期纳米线超构表面作为隧穿结的顶部电极,其大面积均匀发射特性与等离激元纳米天线模式协同作用,在提升光谱灵敏度的同时增强折射率响应。研究团队通过实验验证了该传感器对纳米级聚合物及生物分子涂层的空间分辨折射率检测能力。这一突破性技术为集成电-光学生物传感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研究成果于626发表于《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学)。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5-01708-y


图片

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等研究长寿命激子-极化激元凝聚体的量子相干性

图片

本研究通过最小化凝聚体与周围激子-自由载流子库的相互作用,优化了非共振激发长寿命极化激元凝聚体的量子相干性。通过将实验相空间数据与位移热态模型相结合,观测到当系统驱动超过凝聚阈值时,量子相干性的建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凝聚体与库之间的空间分离可直接提升阈值以上量子态的最大相干性。这些发现为将极化激元系统集成到混合量子器件中、推动量子技术应用发展铺平了道路。研究成果于621日发表于《Communications Materials》(通信材料)。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6-025-00848-6


加州理工学院等研究无能隙量子态单轮测量引发的边界相变

图片

研究团队通过研究一维簇态的无能隙母态建立了“测量诱导边界相变”的理论。已知对簇态进行投影测量后,通过后选择或解码可将波函数转化为具有长程序的有序GHZ态。研究显示,将类似测量应用于无能隙母态时:当后选择均匀结果时,会产生与幂律关联共存的长程序;通过解码则会得到与测量前状态不同的幂律关联。在后选择情形中,研究发现旋转测量基矢会保持长程序,直至达到临界倾斜角,此时系统将经历测量诱导的边界相变,进入幂律有序区域。这种在衍生簇态中不存在的相变,建立了多体态测量效应与非平庸重整化群流之间的新联系。研究成果于623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l4b7-h5cd


清华大学与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研究半导体纳米线中的量子化Andreev电导

图片

一维电子系统可呈现量子化电导。当输运由Andreev反射主导时,平台电导值将加倍。本研究报道了在PbTe-PbPbTe-In混合纳米线中同时观察到的Andreev态和正常态量子化电导。Andreev平台电导值是正常态平台值的两倍。相比之下,尽管最佳优化的III-V族纳米线在正常态输运中表现出量子化电导,但由于模式混合引起的凹陷(无序效应),其Andreev电导未能实现量子化。PbTe混合体系中可忽略的模式混合表明纳米线器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无序输运状态,这对Majorana费米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于623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bwp9-7dsd


浙江大学等研究自由系统中介观纠缠涨落的玻色-费米普适性

图片

研究发现,当系统被驱动至非平衡态时,其长时间纠缠动力学表现出与自由费米子模型完全相同的统计行为。具体而言,无论纠缠探针或微观参数如何,纠缠涨落的统计分布均呈现非对称尾部:向上涨落为亚高斯型,向下涨落为亚伽马型;此外,方差随子系统尺寸LA增大(L为总系统尺寸)表现出从∼1/LL³A/L²的标度转变。这种对粒子统计的不敏感性(称为玻色-费米普适性)与多体统计现象强烈依赖粒子统计的传统认知相悖。结合先前工作,本研究表明长时间纠缠动力学中存在丰富的涨落现象,亟待深入探索。研究成果于624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jhlh-pcm9


澳大利亚SQC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基于原子量子点阵列的噪声关联特性

图片

本文报道了四个硅量子点对在0.31 mHz频率范围内,噪声关联的强度、频率和空间依赖性随量子点间距(75300 nm)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电荷噪声关联强度(通过幅度平方相干性Cxy量化)随着量子点间距从75 nm增大到300 nm,从>0.5显著抑制到<0.1。通过理论分析模型确认,与超导量子比特不同,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中关联噪声的主要来源是硅-二氧化硅界面处的低频电荷噪声(由两能级fluctuators引起)。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最后对电荷噪声缓解策略进行了及时讨论。研究成果于625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kr2l-c97c


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通过希格斯相干干涉发现非常规量子回波

图片

本研究在铌超导体中观测到了希格斯回波的出现。该方法能够区分涉及希格斯模式和QP激发的独特量子路径。通过希格斯回波光谱技术,还发现了由非均匀展宽和软QP能带(在太赫兹驱动下动态演化)导致的非常规回波形成机制。具体而言,太赫兹脉冲对调制超导能隙,印刻相干性并形成时间希格斯光栅。该光栅产生具有以下特征的独特回波:(i)在超导能隙频率处出现回波重聚焦光谱峰;(ii)与原子或半导体中观察到的非对称回波形成延迟;(iii)源自希格斯-QP非谐相互作用的负时间回波信号。结合先进的时频分析技术,这些发现将希格斯响应与QP响应区分开来,并阐明了它们在太赫兹驱动超导性中的复杂相互作用。研究成果于625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科学进展)。

来源: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s8740


英国剑桥大学等研究准周期性保护无带隙无序系统中的量子化输运

图片

拓扑特性(如量子化电流)的鲁棒性通常依赖于相关能级周围带隙的存在或对称性禁戒跃迁。本研究发现,在驱动的Aubry-André-Harper链(准周期系统的典型模型)中,即使相关瞬时能隙闭合后,量子化电流仍能在有界局域无序条件下持续存在。研究团队通过基于朗道-齐纳跃迁的构型空间局域图像解释了这一鲁棒性,其本质源于本征态的安德森局域化。进一步提出一种可直接在冷原子或光子实验中实现的方案,利用该稳定性制备具有高陈数的拓扑多体态,为整数和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开辟了新实验途径。研究成果于626日发表于《PRX Quantum》(PRX量子)。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xquantum/abstract/10.1103/zvng-w46m


中山大学等研究均匀磁场中电子涡旋束的广义古伊旋转

图片

本研究提出并推导了广义古伊旋转角,将具有周期性振荡束宽的扩展朗道态的古伊相位与实验观测到的角度变化相关联。该理论框架不仅预测了更广谱的角频率,还成功解释了负拓扑电荷电子涡旋束中观测到的旋转方向反转现象。基于实验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已发表数据高度吻合,并通过切比雪夫方法的数值模拟进一步验证。该理论原则上适用于所有均匀磁场中的电子涡旋束系统,为探索格拉泽磁场及其他非均匀磁场中的涡旋电子行为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于626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8jrx-p9rz


西班牙拉古纳大学等研究晶格上的玻色-古兹维勒量子液体

图片

研究团队针对紧束缚晶格上的一维无自旋玻色子体系,基于Bose-Hubbard模型展开研究。除吸引性双体在位相互作用外,引入三体排斥项,通过两种作用的竞争实现自束缚液态的形成。通过古兹维勒(Gutzwiller)近似方法,研究证实该平均场理论同样支持液态存在,并发现当密度低于平衡密度时,古兹维勒方法与Gross-Pitaevskii理论等平均场方法会呈现向真空态的尖锐转变——但通过标准方法考虑泛函的局域极小值可避免此问题。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激发谱,计算得到的声速与热力学状态方程导出的经典表达式完全一致。通过变分法研究对应的量子液滴行为,结果表明其符合一维液滴模型的理论预期。研究成果于626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lvqx-g5l2


图片

美国召开量子密码学听证会,呼吁紧急应对量子威胁下的网络安全

图片

624美国网络安全、信息技术与政府创新小组委员会举行了一场名为为量子时代做准备:当密码学失效之时的听证会。听证会上,委员们强调,美国有责任在技术主导权的竞争中占据优势,且必须更新网络安全协议以维持其竞争力。他们还指出,联邦政府应实现联邦IT系统的现代化,并更新网络安全协议,以保护美国民众的数据免受潜在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威胁。IBM高管提到,全面过渡至新加密标准可能需十年以上,美国在应用层研究滞后,而他国正加速布局。

来源:

https://oversight.house.gov/release/hearing-wrap-up-u-s-must-update-technology-to-prepare-for-the-quantum-age/


图片

印度QNu Labs成立量子网络安全学院,加速培养本土加密人才

图片

623日,印度QNu Labs宣布成立QNu Academy,旨在培养量子网络安全领域专业人才,以支持印度国家量子任务。该学院提供量子密钥分发(QKD)、量子随机数生成(QRNG)和后量子密码学(PQC)等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合作机构包括印度理工学院(IITs)和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课程涵盖实操实验室、行业案例及就业支持,面向学生、教师及从业者,同时设立卓越中心(CoE)以推动量子研究。CEO Sunil Gupta强调,此举是印度实现量子自主的关键,旨在应对未来量子计算对传统加密的威胁。

来源:

https://timestech.in/qnu-labs-launches-qnu-academy-to-support-national-quantum-mission/


图片

LightSolvereleQtron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25技术先锋

图片

623日,LightSolvereleQtron宣布被世界经济论坛(WEF)评为2025年技术先锋,LightSolver创新的激光处理单元(LPU)利用全光学计算范式,以光速求解大规模组合优化、工程仿真及科学计算问题。该技术突破传统电子计算限制,兼具高速、高能效及可扩展性。德国量子计算公司eleQtron凭借其突破性的MAGIC®技术(磁梯度诱导耦合)脱颖而出,该技术利用射频场(而非激光)操控离子阱量子比特,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降低成本,并支持工业级量子应用。

来源:

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6/2025-technology-pioneers/


图片
本文地址:http://chinazwhb.kub2b.com/quote/722.html     企库往 http://chinazwhb.kub2b.com/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