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瞬息万变的局势中,重要新闻时刻影响着各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我们为您精心盘点今日的国际热点事件,带您快速了解全球范围内的关键动态与趋势。
“无视特朗普威胁”!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最新表态:将致力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明确表态,巴西将强化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承诺,无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特朗普近期多次批评金砖国家"反美",并威胁对巴西加征50%关税,要求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调查。阿莫林回应称,这些威胁反而促使巴西深化与金砖国家及其他地区的关系,强调金砖机制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巴西作为轮值主席国将推动多边秩序,回应特朗普的单边主义政策。俄方也驳斥了金砖是"反美联盟"的说法。详情>>
美英尽说马克龙,但似乎声调开始不同!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此举引发美英不同反应。美国国务卿强烈反对,特朗普态度暧昧;英国首相斯塔默虽有所保留,但表态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推动和平的步骤之一,与美国立场出现分歧。英法德三国联合呼吁加沙停火,显示欧洲在中东问题上逐渐形成独立于美国的立场。德国虽暂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但仍支持两国方案。分析认为,欧洲正逐步调整对中东政策,向巴以和解方向迈进。详情>>
日官员又打脸?“没有跟美国签书面协议,也不会签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日美贸易协议引发分歧:特朗普政府宣称日本将投资5500亿美元并让利90%,但日方否认存在书面协议或法律约束,强调利润分配将按风险与投入比例决定。协议在短暂会谈中敲定,内容含关税下调及日本市场让步,但双方对条款解读不一。日本官员称投资金额非硬性承诺,美方则威胁定期审查并可能恢复高关税。学者指出协议缺乏实质保障,双方承诺难以兑现,凸显谈判结果的不确定性。详情>>
深观察丨欧洲的斡旋更像陪衬?“美国才是伊朗核危机的始作俑者”
欧洲三国与伊朗近日就伊核问题举行会谈,核心分歧围绕核查人员入境和高浓缩铀去向。美国设定8月底为核协议最后期限,威胁重启制裁机制。专家指出,美国才是伊核危机始作俑者,早在巴列维时代就资助伊朗核计划。当前美伊立场尖锐对立:伊朗坚持铀浓缩权利,美国拒绝接受,欧洲斡旋难有突破。历史文件显示,美国上世纪50-70年代不仅为伊朗提供核技术,还亲手培养了如今试图摧毁的核能力。详情>>
本月第2起 美客机急降约145米避免撞上军机 乘客讲述惊魂瞬间
7月25日,美国西南航空一架客机为避让军机紧急下降145米,致2名空乘受伤,乘客描述"灵魂出窍"般的惊魂时刻。这是本月美国第二起军民航险撞事件,也是年内第四起类似事故。此前7月18日,一架客机为避让B-52轰炸机急转弯;3月28日达美客机与军机仅距百米;1月29日更发生军民航机相撞坠河致67人遇难的惨剧。系列事件暴露出美国军方与民航空域协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详情>>
驻英大使郑泽光:中英应坚持相互尊重,排除干扰和杂音,推进互利合作
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在建军98周年招待会上强调,中英应铭记二战期间并肩作战的历史,坚持相互尊重、排除干扰,推进互利合作。他指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两国曾共同抗击法西斯,呼吁双方加强战略对话,落实合作成果。郑泽光重申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多边主义,并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活动展示了中国军队发展成就,获得来宾对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作用的积极评价。详情>>
美国一波音客机突发故障:乘客紧急撤离,机腹冒出滚滚浓烟!
美国丹佛机场一架波音737Max8客机因轮胎故障紧急撤离,173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安全撤离,1人轻伤送医。这是近期美国航空安全事件的又一例,此前西南航空客机为避免与军机相撞紧急下降致2名空乘受伤,天西航空航班也曾紧急规避B-52轰炸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介入调查,凸显航空安全隐忧。详情>>
澳大利亚解除对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澳总理和贸易部长的回应却相互矛盾
澳大利亚政府宣布解除对美国牛肉的进口限制,称基于科学评估结果。然而,澳总理阿尔巴尼斯与贸易部长法瑞尔就特朗普是否施压一事说法矛盾:法瑞尔承认特朗普曾提出该问题,但否认决定受其影响;阿尔巴尼斯则称特朗普未直接提及。反对党质疑政府迫于美方压力改变立场,美方将此视为贸易谈判胜利。分析指出,由于价格差异,新政策未必显著提升美牛肉对澳出口。禁令解除将于7月28日生效,结束自2003年疯牛病疫情以来的限制。详情>>
美国务卿鲁比奥:特朗普正在对俄“失去耐心”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特朗普总统对俄罗斯迟迟未采取行动结束俄乌冲突的耐心正逐渐消退。鲁比奥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指出,尽管特朗普与普京保持沟通,但缺乏实质进展令其日益挫败。特朗普已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援,并警告若俄方50天内未达成和平协议,将实施"非常严厉"的关税制裁。这标志着美方对俄立场趋于强硬。详情>>
越南游船倾覆事件搜救结束,49名船上人员确认39人死亡
越南下龙湾游船倾覆事故搜救工作于7月27日结束,确认船上49人中39人遇难、10人获救。事故发生于7月19日下午,涉事"蓝湾58号"游船因雷暴天气倾覆,最初报道载客人数存在误差。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此前救援曾发现35具遗体并有4人失踪。(149字)详情>>
马斯克新政党挑战中期选举,能否成为“搅局者”?
马斯克新成立的"美国党"计划参与中期选举,可能分流共和党选票令民主党受益,折射出美国社会对两党制的不满。尽管依托马斯克的财力和影响力,但受制于参议院阻挠机制和宪法修正高门槛等制度性障碍,该党短期内难以撼动两党格局。分析认为其更可能充当局部选举"搅局者",而非议会新势力,但成功将选举制度改革议题重新带入公众视野,成为推动政治变革的潜在催化剂。详情>>
承认巴勒斯坦国,马克龙可不是为了加沙平民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成为G7首个采取此举的国家。表面看是为缓解加沙人道危机,实则暗含多重战略考量:一是重塑法国在中东影响力,通过军售和能源合作重获地区话语权;二是制衡美国,延续法国传统的大国独立外交路线;三是应对国内政治压力,平衡犹太与穆斯林社群矛盾,并为2027年大选争取选民支持;四是改善西方"双重标准"形象。此举本质是法国基于国家利益的战略博弈,而非单纯的人道主义决策。详情>>
金正恩:“永志不忘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于7月26日在平壤参谒中朝友谊塔,纪念朝鲜战争停战72周年。金正恩以个人名义敬献花圈,强调将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在战争中的功勋。朝鲜外务相崔善姬等高级官员陪同出席。此举彰显了中朝两国在历史战争中的深厚友谊,体现了朝方对志愿军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总字数:146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