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渝北区政协副主席李攀富、区政协提案及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孙群坤等赴兴隆镇调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此次调研通过座谈会形式进行,兴隆镇专职副书记陈建、副镇长杨荫、组织委员戴彦侠等参加。
座谈会上,杨荫对兴隆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截至目前,兴隆镇已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3个,包括家庭农场17个和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覆盖种植、养殖、农机服务、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其中牛皇大米加工厂、贝贝农场、田本甜农场等经营主体示范效应显著。各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助农户双增收,创新产销模式带“土货”入市,14人获“网络营销师”职业技能证书。
各经营主体面临哪些具体问题?陈建从土地流转租金高、农业人才短缺、抗风险能力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诸多积极的建议,如组织农户和业主面对面磋商租金、加大对返乡创业年轻人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现有农业保险体系、开发新的普惠式农村金融产品等,进一步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
李攀富对兴隆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予以了高度肯定,强调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尽快培育专门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销售储藏运输等专业化服务;依托农高区建设,引进或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合理化运营全镇经果林,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产业兴旺。
从土地整合到产销革新,从农户增收到人才筑基,兴隆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正勾勒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随着“网络营销师”等新型职业人才的涌现,农业现代化转型步伐将持续加快,为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根基。
通讯员 王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