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佳木斯郊区立足产业基础,以“建链、强链、延链、补链”为主线,全力推动软装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成立“软装家居产业联盟”,并在政府内部组建产业链专班,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为行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板材车间(杜思宁 摄)
“这个专班的成立如同及时雨一般,大家伙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我对未来的软装市场充满了信心。”千盛家居厂负责人樊志明说。
产业链专班充分发动乡镇街道基层网格员,采取电话回访、现场走访等方式,对辖区内软装家具产业企业进一步排查,实地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倾听企业诉求,在数字创意产业园区内为“联盟”落实办公地点,会长由柯洛菲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担任,下设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位,在软装家居链主企业、链内企业基础上,又吸引室内设计、金融机构等领域企业,加入“联盟”共同发展,促进设计、融资、生产、销售环节资源共享。
加工车间(杜思宁 摄)
“这个联盟成立后,产业链专班组织我们开了几次会,在会上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也熟识了软装行业的各位负责人,比如说有布艺沙发类的厂家、室内陈列类的,我们可以互通有无、彼此带动达到强强联合的这样一个效果。”黑龙江柯络菲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洪君说,“联盟成立后,我们的订单逐渐的在增多,客户在我们联盟就能一站式装修,从我们厂家的全屋定制,再到室内的其他软装,客户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实惠,我们也能增加不少订单,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在专班的暖心护航下,郊区的软装企业一步步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从政策解读时的耐心指导,到资源对接时的牵线搭桥,专班的细致帮扶让企业卸下了不少发展顾虑,设计灵感更丰沛,生产链路更顺畅。
企业间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在专班的推动下越走越近,有的携手打磨精品系列,有的联合拓展市场渠道,这份“强强联合”的默契,不仅让每家企业的优势都得到了充分释放,更让整个辖区的软装产业像一幅精心铺展的画卷,在温暖的协作氛围中愈发鲜活亮眼,为区域发展注入了稳稳的暖意与活力。
机械设备(杜思宁 摄)
“作为服务型的政府,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深化产业链协同,引进灯具、布艺、五金等配套企业来补足本地配套不足短板,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鼓励企业技改升级,推广数控设备、3D打印等新技术应用,搭建线上直播平台,举办‘软装家居博览会’,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市场,同时,我们还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品牌。”郊区政协主席、软装家居产业链专班组长卢国强说道。
据了解,目前‘软装家居产业联盟’已经吸引35家企业入驻,涵盖设计、制造、金融等领域。
在专班的温情守护与联盟的携手同行中,郊区的软装产业蓬勃发展。35家企业的同心协力,政策帮扶的暖意融融,让每一份订单都承载着希望,每一次协作都凝聚着力量。(杜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