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杂志:了解原生家庭,好的婚姻是一场修炼,一场疗愈

   日期:2025-10-05     作者:z9rae       评论:0    移动:http://chinazwhb.kub2b.com/mobile/news/818.html
核心提示:图源:电影《万箭穿心》媒体:《伴侣》杂志2024年9月总第544期P29《婚恋诊室》本期专家:徐文娇,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

图片

图源:电影《万箭穿心》


媒体:《伴侣》杂志2024年9月总第544期P29《婚恋诊室》



本期专家:徐文娇,广州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




 晓玉咨询 





从我记事起,我的父母就经常吵架。父亲性格强势,常指责、挖苦母亲;母亲文化程度不高,性格柔弱且不善言辞;每次吵架都处于下风,但她又喜欢挑起争端。


我对母亲既同情,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此,我暗暗发誓,不要成为母亲那样的人,更不要找一个像父亲那样的伴侣。


后来,我遇到了现在的丈夫郝伊。他性格温和、善良实在,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恋爱时,我们相处得很和谐,然而结婚有了孩子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婚姻跟父母的婚姻并无太大的区别。


面对矛盾和问题,我时而委屈讨好,时而暴怒指责,时而像母亲,时而像父亲。而郝伊却选择了压抑自己和逃避问题......


我知道,在郝伊的原生家庭里,他的父亲因身体残疾而有些自卑,不善言辞:他的母亲则非常强势,说一不二,经常责骂他们父子俩,对此,他的父亲只是默不作声,对母亲不予理睬,这一点郝伊和他的父亲非常相似。


我与郝伊都尝试着相互体谅,多多沟通,但一遇到冲突时,这些努力好像都没用,我对他很绝望,他对我也很失望,请问,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徐文娇老师解答: 





在晓玉的婚姻中,夫妻双方正在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互动模式。


发生矛盾、遇到问题时,晓玉就用父亲(强势的、更有力量的一方)的模式去指责丈夫,期待着丈夫认错、承扣罪责。


而丈夫郝伊也习得了父亲应对冲突时的自我保护方式-隔离、逃避。


因此,夫妻俩陷入"指责——逃避”的恶性互动模式中。


在晓玉的原生家庭里,面对冲突,没有逃避,就是“应战",要么你战胜我,要么我拉你下水,输的人是弱者,会被羞辱,赢的人会被怨恨,疏远,同时,夫妻之间的体谅和理解也根本没有机会入场。所以,晓玉既恐惧自己像妈妈,成为弱势、屈辱的一方,也厌恶自己像爸爸,成为失控,令人讨厌的一方。


在郝伊的原生家庭里,他也认为自己因为是自卑父亲的儿子而遭受母亲的羞辱,所以,面对女人的期待和怒火时,他是恐惧的、压抑的,一遇到冲突就底气不足,用更低的姿态来讨好女人。


但在婚姻中,女人认为用更低的姿态讨好女人、逃避问题的男人太懦弱,男人就应该很强大、有力量、有主见,敢于面对问题、敢于承担责任。此时,女人觉得男人很可恨,男人也觉得女人很讨厌。其实,此时的双方内心都是那么脆弱,让人心疼。


打破恶性互动循环的关键,在于觉察。


觉察自己为何愤怒、指责对方,对方为何会沉默、逃避问题。晓玉虽不愿认同父母的人格特点,但却不可避免地将其内化了,此时晓玉需要更多地去觉察。


其次,指责的背后,是渴望得到体谅和理解,而不是让人远离自己,与自己断开链接。


晓玉需要走完父母冲突中未完成的那部分——可以争吵,可以生气,可以有观点上的对错,但无人格上的输赢,让体谅和理解进场,关系才可以好好继续下去。


再者,晓玉的丈夫郝伊在冲突中,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作为妻子,晓玉应鼓励他发展在原生家庭中被抑制的男人攻击性这一部分。


蕞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一些创伤性体验长大的,也会带着对过去创伤的修复进入新的亲密关系。


冲突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呈现真实的自己,这个过程,可以成为一场修炼,也可以升华为一场疗愈,疗愈我们在成长中的创伤体验。







徐文娇

图片

·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高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沙盘游戏咨询师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心理学学会会员

·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会员

·广东省妇联“维权服务站”心理顾问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