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5日讯 “原来总担心哪里做得不规范,这份告知书把该遵守的制度、该注意的风险都说得清清楚楚,就像有了一本‘操作指南’,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泰安市中意劳动职业培训学校负责人在收到《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相关要求提醒告知书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份由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精心编制的告知书,力求推动社会组织规范运行,从源头上筑牢法制化、规范化防线。
据了解,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显著差异,加上政策条文专业性强,许多社会组织尤其是新成立的机构,常常因对制度不熟悉而陷入 “想规范却不知如何规范”的困境。
针对这一痛点,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系统梳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将分散在各类文件中的要求整合提炼,形成了涵盖四大核心板块的告知书。在 “资金性质与使用原则”部分,明确了注册资金的捐赠属性和法人财产性质,严禁个人侵占、私分或挪用,清晰界定合法收入来源及票据使用规范;“会计制度核心要求”板块则细化了制度适用范围、财务报告提交时限、强制审计情形等关键内容,特别标注了2026年新版制度实施节点,确保信息时效性;“注销清算程序与财产处理”章节详细说明了清算组组成、剩余财产处置等程序,强调剩余财产不得向个人分配的原则;“违法违规后果”部分则通过列举行政处罚、刑事责任等具体条款,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
为增强实用性,告知书采用 “条款 + 确认”模式,在关键内容后设置签字确认栏,如“我已知晓,社会组织需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在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前,需进行财务审计”,通过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的方式,强化责任认知,确保政策要求入脑入心。
告知书制度的推行,不仅有效提升了社会组织的规范运行水平,也为政务服务效能优化注入了新动能。许多社会组织负责人反馈,这份告知书如同“操作手册”,让原本晦涩的政策变得通俗易懂,有效避免了因政策不清导致的无心之失。
下一步,泰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优化告知书内容,结合新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实施进度,及时更新相关条款,增加案例解读、流程图解等可视化元素,进一步提升政策的可读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