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跟一些做自媒体的朋友聊天,都是抓住自媒体红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的人。
这两年大环境不好,也都在苦苦支撑。
聊完发现,大家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点。
最典型的是,几乎每个人都说,要一直在牌桌上,不能轻易下牌桌,因为下去容易,以后想再做起来就难了。
对于有团队的人来说,留在牌桌上要承受的压力真的很大,已经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会不会亏钱的问题。
有时候月底一算账,发现有团队可能还不如自己单干赚得多。
看起来每个月有不少进账,工资一发,账上没钱了。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想解散团队,自己单干可能赚得更多,人还更轻松,可以一边旅行一边写文章。
但想着放弃容易,以后想再组团队可不容易,毕竟开公司这几年,团队每个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大家也磨合得很好。
上次跟朋友聊天,朋友说她今年也总想解散团队,后来想着,还是得留着,有团队才能做更多事情,一个人能做的事情终究有限。
反正就感觉,这两年大家都在不断地说服自己,不管多苦多难,都得留在牌桌上,有团队的也尽量想保住团队。虽然养团队很花钱,但这个钱大家觉得花得值。
大家想留在牌桌上,也有几个原因。
一是虽然赚得比以前少,但毕竟还能赚,那当然要坚持做。
二是得保持做事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做事,才会有敏锐度,才能找到机会。如果不做事,很可能就和社会脱节了,有新机会也看不到。
三是等风来,可能熬过这段低谷期,经济好了,赚钱会再次变得容易。如果放弃了,以后风口再来时,可就没有机会了。
2
看到新机会时,都会立即行动。
视频号直播兴起时,我身边做公众号的朋友几乎都跑到杭州去了,哪怕很多人并不喜欢直播,也会尽快过去看一看,播几场试一试。
大家在群里聊天,一边聊着不想播,一边聊着怎么找到好产品,怎么才能播好。
那时候我也到杭州去了,每次去都能碰到做公众号的朋友,大家都在杭州约着吃饭聊天。
做了一段时间后,有人觉得不合适,退出了,也有人一直在坚持。
好朋友杨小米坚持播了一年多,靠着这个新业务,把公司又盘活了。这期间,她还生了二胎,刚出月子就开始播。
我发现身边这些朋友都太努力了,行动力都超级强,只要有新机会,一定都会尽快去尝试。
虽然有些朋友表面上很佛系,很多人看上去也都很松弛,但骨子里其实都很努力,好像努力已经刻进骨子里了。
也难怪,不努力也不可能抓住自媒体红利,早早实现财务自由。
只是,大家很少谈努力,因为这是基本操作,没啥好谈的。努力不能让一个人成功,但任何一个成功的人,一定都离不开努力。
3
愿意花钱,但很少买奢侈品。
我发现人有钱以后,会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买奢侈品,区别不过是,有些人买的疯狂,有些人买的克制点。
这两年,很多人都对奢侈品祛魅了,为面子花钱的事儿,大家都不愿意干了。
但在其他事情上还是很舍得花钱,特别是事业有帮助的事情上,比如出去上课。
我算是比较节俭的人,但朋友来武汉上课,我为了跟她见面,也会专门去报个课,还在附近订酒店。其实那个课,我不是很需要。
上课不是目的,跟朋友见面,了解一下最近的风向才是目的。
有朋友想尝试做视频,不会想着自己学剪辑,太花时间了,她们会直接花钱找剪辑团队来帮忙。
虽然价格挺贵,视频发出去也不见得能回本,但还是会这么干。
有团队的,则会让专业剪辑剪一段时间,然后交给助理剪,粗糙一点也没有关系,在产出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会尽可能地省钱。
真正做到了该花花,该省省。
对了,还有个共同点,都开始注重养生了。事业一时难有起色,至少先把身体养好,有了好身体,以后有的是机会做事业。
经济低谷期,坚持留在牌桌上,遇到新机会立即尝试,以及该花花该省省,真的很重要。
昨天看到一句话很喜欢:不知道咋办的时候就学习,持续学习,做好手头的事情。
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