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又开始挥舞起了关税的“大棒”,这次将目标锁定了印度。这一事件发生在2025年8月5日左右,当时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将在24小时内大幅提高对印度的关税,尤其是对药品的关税,可能会提高至150%甚至250%。这绝非空穴来风,特朗普已经将整体关税水平提高到了50%,他给出的理由是印度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面对美国的压力,印度总理莫迪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立刻派遣了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前往俄罗斯进行访问,讨论S-400防空系统的供应以及能源合作。显然,这一事件不单纯是经济上的博弈,它已经上升为一场地缘政治的拉锯战——美国试图逼迫印度站队,而印度则选择与俄罗斯进一步加强合作。 特朗普自上任以来,一直坚持“美国优先”的政策,贸易战频繁爆发。他自2019年起就对印度加征关税,原因是印度购买了俄罗斯的S-400防空系统,美国认为这一举动威胁到了其战略利益。而到了2025年,全球局势更加复杂,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仍在持续,美国为了切断俄罗斯的资金来源,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在2025年上半年占据了俄罗斯石油出口的35%。特朗普认为,印度的这一举动是在间接支持俄罗斯,因此在7月31日宣布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并且附加了额外的惩罚性措施。到8月5日,特朗普再次加大了压力,称可能会将药品关税提高至250%,其目的显然是逼迫印度的制药企业将工厂迁回美国。印度制药行业向美国的出口额巨大,接近10亿美元,这一政策无疑会对印度造成严重打击。 特朗普的逻辑也很简单直接,他在采访中表示,印度的综合实力不及中美,较为脆弱,因此可以通过关税对印度施压。如果印度做出让步,美国就可以宣扬自己在外交上的胜利。白宫也发布声明,表示这项关税将分阶段实施,先从25%的起点开始,逐步提高。印度股市在这一消息传出后迅速反应,Nifty制药指数下跌了1.5%,如太阳制药和西普拉等公司股价骤然下跌。全球供应链同样受到了冲击,美国消费者开始担心药品价格上涨,医院纷纷开始囤积药品。与此同时,欧洲股市也出现波动,巴西总统卢拉也提出,巴西、印度和中国应联合应对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此外,特朗普还威胁欧盟,如果不投资6000亿美元,美国将征收35%的关税。全球的贸易环境因此愈加紧张。
在印度方面,莫迪政府的回应也非常果断。8月6日,阿吉特·多瓦尔已经抵达莫斯科,和俄罗斯的安全秘书讨论了S-400防空系统的交付时间以及石油供应的折扣。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这些举措完全是出于市场需求,目的是确保印度14亿人口的能源安全,并不是针对某个国家。印度显然没有屈服于美国的压力,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甚至数据显示2025年印度的石油进口量较去年有所增加。与此同时,莫迪还计划在8月31日前往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以进一步平衡外交政策。印度媒体也报道,多瓦尔在访俄期间,还讨论了铝业和铁路合作,旨在深化两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联系。这一系列行动显然不是什么绝望的反击,而是印度的一种战略选择,表明印度虽然实力不如美国,但并不愿意任人摆布。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并不是第一次针对印度。早在他的第一任期,他就取消了印度的贸易优惠政策,并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2024年大选后,特朗普曾公开承诺要减少贸易赤字,特别是考虑到印度对美国的出口额为870亿美元,而美国对印度的出口额仅为415亿美元,巨大的贸易赤字让特朗普心生不满。他还批评印度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称印度是世界上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尽管印度确实实施了一些保护主义政策,特别是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但这些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国农民和小型企业。然而,美国方面要求印度完全开放市场,而印度则认为这不公平。特朗普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表示印度和俄罗斯的“死经济”可以一起“玩完”,言辞相当尖锐。 阿吉特·多瓦尔在莫迪政府中地位重要,过去曾处理过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和飞机劫持事件。这次他访问俄罗斯显然是莫迪政府的亲信行动,信号非常明确:印度不会孤立俄罗斯。俄罗斯承诺增加石油供应,而印度则明确表示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至于其他国家,如中国,也继续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但特朗普显然不敢对中国采取过于强硬的措施,因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加大从俄罗斯进口石油,间接推高了全球能源价格,尽管油价短期内下跌至五周最低点,但长远来看,通胀压力将愈发加剧。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场关税战的影响不可小觑。印度出口组织警告称,特朗普的关税将可能切断印度对美国的出口渠道,迫使印度企业转向欧洲和非洲市场。印度的制药行业尤其依赖对美出口,这一政策可能引发药品短缺的风险。而美国的制药公司同样依赖印度的原材料,供应链的中断最终会伤害到自己。印度政府内部的分析显示,这可能会导致2025-2026年GDP增速下降40个基点。股市的剧烈波动和卢比的贬值(0.17%)也为印度经济带来了压力。特朗普的行政命令规定,额外的25%关税将在21天后生效,总税率达到50%。印度政府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认为这是不公平且不合理的行为,毕竟许多国家也在购买俄罗斯的石油,为何单独针对印度? 特朗普的目标显然是重塑全球供应链,但印度通过外交手段积极反制,确保了能源安全。印度不仅重新启动与中国的关系,允许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汽车领域持股49%,还推动本土化,力求在稀土、电子和无人机等领域实现自给自足。这并非单纯的依赖,而是印度的战略适应。与此同时,印度还在重建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从斯里兰卡到马尔代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与英国、欧盟、新西兰等国家达成合作协议。印度还与澳大利亚和日本签署稀土合作协议,在科伦坡建设军事港口,管理伊朗的恰巴哈尔港,力图将印度洋到中东、再到印太的战略通道牢牢把握。 特朗普的政策忽视了全球反弹的趋势,各国加强了多边合作,结果美国自身的经济也开始遭遇反噬。印度则借此机会进一步增加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其他国家也逐渐寻找新的战略联盟。历史回顾,特朗普这种傲慢的外交风格,若没有遭遇挫折,恐怕永远不会收手。但从长远来看,美国的霸权结构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特朗普也将成为衰退的象征,作为全球大国领导人的地位逐渐式微。 这场风暴并非孤立事件。特朗普还对伊朗贸易的印度公司实施制裁,七家公司被列入黑名单。同时,他还通过谈判合作开发巴基斯坦的油田,试图拉拢巴基斯坦远离中国,借此牵制印度。中国虽然没有明确反应,但显然不愿损害与印度的巨大贸易利益。印度则通过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军事和能源保障,计划在2026年迎接普京的访印,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 印度的外交策略充满风险,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拒绝单一的意识形态框架,选择现实主义的交易策略,已成为印度应对全球压力的关键。印度选择的道路并不是冒险,而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坚守。在当今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敢于行动才能在风云变幻中立足。这并非简单的冒险,而是为生存和未来的多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