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和库克的擂台

   日期:2025-09-07     作者:jj8fz       评论:0    移动:http://chinazwhb.kub2b.com/mobile/news/566.html
核心提示:折叠设备真正的擂台赛,只有两位选手,各有擅长。华为胜在屡屡引领出奇,苹果最后的优势是如何让新种类的设备,从奇怪变成流行华

折叠设备真正的擂台赛,只有两位选手,各有擅长。华为胜在屡屡引领出奇,苹果最后的优势是如何让新种类的设备,从奇怪变成流行

华为产品流露出了一股子苹果味,典型的例子是,华为用很多的运动场景来推广那款廉价智能手表,甚至包括一些爬山、潜水等小众极限运动场景,这是库克式的场景,华为的老板们另有爱好。

Nova新手机和新手表的产品推介过于乏味冗长,这也是苹果式的。除了库克和余承东,这些身背KPI重任的CEO,没有人会在意一款3000多元的手机,或者手表有什么所谓的新功能。

华为将这样两款产品的推介时间拉长,有一个不易发现的好处,可以将折叠PC的介绍时间,放在A股收盘时间之后。此前,余承东在推出那款三折手机的时候,他几乎是在A股交易的最后时刻,展示了那张包含UTG、液态金属字眼的胶片。

这一次,余承东只提及了铰链使用的液态金属,介绍了双层OLED,而没有提到UTG,就像之前的某些时刻一样。液态金属方面,宜安科技以及另外一家非上市企业,是折叠PC铰链液态金属材料的供应商。

图片

折叠屏的普及之战曙光未现

三个月前,《智物》提到了华为即将发布这样信息,只是发布的时间没有与备受争议的PuraX同步。

在率先推出三折版折叠屏、折叠PC之后,余承东现在是IT消费电子大佬当中,最擅长推出奇特产品的大佬,这是如今华为的优势。遗憾之处,或者,未来努力的方向在于,如何让这种奇特的产品,变成全球消费者,尤其是全球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共同爱好,而不是中国市场极少数用户的特殊喜好。

这是华为等中国企业和苹果、特斯拉的差距,至少是目前的区别。这一遗憾和区别,是华为和其生态链共同的挑战,长此以往,华为产业链很难赚到规模利润。

十几个月之后,库克将会姗姗来迟,推出苹果的首款折叠屏设备。《智物》独家提到过,苹果会有一个折叠Pad的版本,使用M系列的芯片,兼容Mac软件,就像今天余承东展示的折叠PC一样,移动设备但是兼容PC软件生态。

余承东和库克都希望能探索折叠设备新的用户生态。此前,折叠屏手机的规模远未达到行业的预期,包括余承东刚刚发布的PuraX,种种原因之下数量未及预期。或许,折叠Pad、折叠PC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广、普及的作用?

无论是价格还是产能来看,华为最新款的折叠PC的目标不是市场普及,华为几个月前就开始了折叠PC的产能爬坡,但是至今产能不算太多。仍在磨合关键芯片供应链的华为,现在还无法充分满足余承东的芯片需求。好在,目前的手机市场也正处于尴尬期,AI设备不成熟,智能手机也已是末世。

余承东展示了折叠PC上面搭载的一些所谓AI应用,作为合作伙伴的万兴科技,以及WPS的负责人上台介绍了各自的应用协作。这种打法曾经是苹果最为擅长的,乔布斯和Adobe的恩怨情仇,延续了整个硅谷历史。

万兴科技此前曾是市场追逐的生成式AI的龙头,和今年大热的港股的美图公司一样,都号称是中国Adobe,AI时代的Adobe。很有意思的情形是,Adobe股价一路走低,而中国Adobe们股价飞涨。

《智物》曾经多次和两只股票的主要二级市场投资人沟通过,无法接受和认同这些大鳄的看法。现在来看,最优秀的AI创意工具软件,很可能还是Adobe,而不是所谓Adobe的翻版,这是一个可以另外撰文讨论的话题。

数周前,有见过折叠屏iPhone样机的人士提到,一年之后折叠屏的主要竞争会是苹果和华为。这样的观点本身并不新鲜,以下几点:

——OPPO、vivo、小米在折叠屏生态的投入依然谨慎,这几家企业每家几十万的规模,只能证明在这个领域的存在,不可能达到他们一年前预期的,每年8000万的市场规模。

——苹果和华为在折叠屏生态的竞争上,软件硬件能力真正接近,产品路径相似,生态链接近。核心的液态金属、UTG以及关键的粘接材料的研发,将成为产品设计的关键。

——市场份额的竞争方面,苹果会在中国市场给华为带来直接的挑战。折叠iPhone、折叠iPad、华为折叠PC能带来多少增量,现在的关键不是硬件是否够薄、够轻,甚至是够便宜,而是折叠屏生态是否能带来一些新意。

比如,美国市场上,谷歌曾经尝试通过自有的折叠手机,以及摩托罗拉和三星的折叠屏手机,绑定谷歌gemini的付费服务,借此探索安卓生态新模式。余承东展示的折叠PC绑定华为小艺,也似乎有这样的意思。这个尝试在美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只是这个模式的问题,从折叠屏手机是否有用,变成了Siri、Gemini、小艺是否有用。

乔布斯在发布第一代iPhone的时候,苹果已经有了iPod,已经有了iTunes,纽约时报、FT、华尔街日报都有自己的网站和APP,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wap游戏,已经有了Youtube。这些接近完美的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存在了,乔布斯和Ive所做的事情,是将这些应用整合到了一款具备PC计算能力的手机上。

现在,ChatGPT、、Gemini、Grok的能力,还在一日千里,还在演进的过程当中。谷歌、百度、微信、阿里巴巴这些互联网服务王者,是被AI革命掉,还是和AI融合,依然未知。这个难题不只是余承东的,也是库克的。

AI时代的典型服务,也许不是这种被动式的傻乎乎的问答系统,应该是更主动的服务系统。华为对此话题有所探索。

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余承东和库克,也包括众神之神的Ive,他们的能力极限,也许是做一款小众、昂贵的奇形怪状的产品,但是,还不能把这款奇怪的产品,变成真正全球流行的产品,不能变成全球中产阶级的新宠。iPhone杀手,真正的AI手机诞生的时机,还尚未到来。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