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家庭发生漏水后,维修非常麻烦,经常要砸墙、砸瓷砖。不过,最近有一种“新技术”,号称不用砸墙、砸瓷砖,仅灌注一种“胶水”就能解决漏水问题。然而有不少消费者投诉,使用了免砸墙堵漏技术,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有消费者分享了自己的案例:上门维修人员告诉他,有198元和268元两种胶水,都是10年质保,一般要注入10斤左右。最后维修人员注入80斤,总价19800元。最后,收费金额远超预期、漏水点又没有堵住。(央视)
家庭维修领域各种“刺客”近年来频频曝光,其最常见的操作有两种,也即“没病乱修”“小病大修”。此类套路之所以一再上演,就是吃准了客户“不懂行”“好忽悠”,从本质上说,这也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诈”取不当利益。最近被媒体揭露的“免砸墙堵漏”骗局,也是如出一辙的逻辑。说是什么了不起的新技术,不过是又一番的新话术。急急忙忙、稀里糊涂灌了一堆胶水进墙,造成既成事实之后,再漫天要价……整个做局流程,岂止似曾相识,简直是翻版复刻。
其实,家庭维修这门生意,是没有太多“想象空间”的生意。很长时间以来,正规家庭维修的利润率并不高。一方面,以往维修多是“周边店做熟人生意”,口碑靠的是口耳相传,所以“暴利”“宰客”之类,从长期看,并不是很合算;而从另一方面看,维修的配件、方式也是非常标准化的,很难玩出新花样,也就难有新溢价。但是,随着城市开放、地块业态升级,各类维修业务供应商急速外撤,社区化、在地化,被线上化、平台化所替代。种种问题,肇始于此。
新的玩法下,家庭维修业务,由于必须诉诸平台推广、流量营销,于是整个的获客成本急剧上升。这进一步压低了维修业务的利润空间,却也打开了新思路。于是乎,一些维修供应商,迅速地学会了网络营销的那一套,并将之改造升级、融会贯通。由此,家庭维修生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门“营销驱动”的新生意。诸如“免砸墙堵漏”“四位一体靶向补漏”之类的噱头与圈套,也就层出不穷了。
当家庭维修市场,开始习惯了互联网式的讲故事,开始兜售“梦想”与“玄学”,那么整个的定价逻辑,当然就要推倒重来了。“新技术”新价码,于是乎“家里漏水维修竟要上万元”,只不过,贵的未必就是好的,贵的也可能也是假的。

 
  



